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的凝胶法:原理、操作与注意事项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小德
- 来源:科德角国际
- 发布时间:2024-11-06 16:1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细菌内毒素作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是一种外源性致热原,能够激活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释放内源性热原质,进而引发发热反应。在药品安全性检验中,注射剂中的细菌内毒素检查至关重要,因为内毒素若通过注射液等方式进入血液,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凝胶法作为一种快速、经济且有效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注射剂药品的检测中,并作为《中国药典》的“仲裁”检查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的凝胶法:原理、操作与注意事项
【概要描述】细菌内毒素作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是一种外源性致热原,能够激活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释放内源性热原质,进而引发发热反应。在药品安全性检验中,注射剂中的细菌内毒素检查至关重要,因为内毒素若通过注射液等方式进入血液,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凝胶法作为一种快速、经济且有效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注射剂药品的检测中,并作为《中国药典》的“仲裁”检查方法。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小德
- 来源:科德角国际
- 发布时间:2024-11-06 16:14
- 访问量:
细菌内毒素作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是一种外源性致热原,能够激活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释放内源性热原质,进而引发发热反应。在药品安全性检验中,注射剂中的细菌内毒素检查至关重要,因为内毒素若通过注射液等方式进入血液,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凝胶法作为一种快速、经济且有效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注射剂药品的检测中,并作为《中国药典》的“仲裁”检查方法。
一、凝胶法的原理
凝胶法的核心在于鲎试剂的使用。鲎试剂是从鲎科血细胞(变形细胞)中提取的冻干产物,当细菌内毒素与鲎试剂接触时,会激活鲎血细胞溶解物,产生一系列的凝集酶反应,最终形成凝固蛋白凝胶。通过观察凝胶的形成情况,可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二、凝胶法的操作
实验准备:玻璃器皿需经过充分清洗和干燥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干扰。塑料器具则应选用标明无内毒素且对试验无干扰的。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每批新鲎试剂在使用前均需进行灵敏度复核,以确保其准确性。
实验方法:将鲎试剂溶解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阳性对照溶液和阴性对照溶液。试管混匀后置于恒温器中保温一定时间,然后观察凝胶的形成情况。
结果判断:根据凝胶的形成情况,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三、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实验前需用肥皂洗手,并用75%乙醇棉球消毒。操作应在清洁环境中进行,防止微生物污染。
干扰试验:由于许多物质可能干扰凝胶的形成,因此在新样品测定前需进行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
异常结果处理:对于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需仔细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四、干扰试验的必要性
由于鲎试剂凝聚反应是一种二价阳离子酶反应体系,许多物质可能干扰凝胶的形成。因此,在进行新样品测定前,必须首先进行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以确定是否存在干扰因素。这有助于确保所选处理方案能够在不灭活内毒素的情况下有效消除干扰。
五、异常结果的处理
假阴性结果:可能由于内毒素工作标准品问题、鲎试剂问题或温控器温度不符合要求等原因导致。解决方法包括规范内毒素标准效价的审查、确保鲎试剂在保质期内正确储存和使用、准确稀释内毒素等。
假阳性结果:可能由于实验设备污染、误操作造成的内毒素污染或BET水不符合要求等原因导致。解决方案包括按照药典规定对实验仪器进行处理、选择合格的BET水、确保正确的培养温度和时间等。
综上所述,凝胶法作为一种快速、经济且有效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在药品安全性检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实验细节,并及时处理异常结果。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产品推荐





底部联系方式信息(左)
400-687-1881
公司电话:010-87875910
投诉热线:400-687-1881转8031
紧急联系:13520563960
公司邮箱:info@bio-life.cn
公司官网:www.acciusa.cn www.bio-life.cn
公司地址: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国药谷CBP)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