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综述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11-19 16:05
- 访问量:
【概要描述】细菌内毒素作为药品质量控制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指标,其检测方法历经多年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技术体系。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综述
【概要描述】细菌内毒素作为药品质量控制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指标,其检测方法历经多年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技术体系。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11-19 16:05
- 访问量:
细菌内毒素作为药品质量控制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指标,其检测方法历经多年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技术体系。本文将详细介绍三种主要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家兔检测法、GC-MS检测方法和鲎试剂检测方法。
一、家兔检测法:历史与局限
家兔检测法是最早用于检测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观察家兔在注射被检标本后的发热情况,来判断标本中是否存在热原(即细菌内毒素)。这一方法自1923年由Seibert提出后,在1942年被美国药典正式采纳为药品热原检查的标准方法。然而,随着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临床用药要求的不断提高,家兔检测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该方法存在个体差异大、敏感度不高、无法定量检测内毒素等问题,因此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二、GC/MS检测方法:科研与特定应用
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法(GC/MS)是上个世纪出现的一种新型内毒素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毒性部分类脂A水解时产生的3-羟基脂肪酸作为检测目标。这种物质是内毒素所特有的,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通过GC/MS对3-羟基脂肪酸的检测,可以实现内毒素的定量检测。然而,由于仪器设备的限制和成本较高,GC/MS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和空气质量检测等方面,尚未成为常规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
三、鲎试剂检测方法:主流与标准
鲎试验法是目前我国药典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包括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其中,凝胶法因其结果稳定可靠,被用作不同检测方法结果不一致时的仲裁方法。鲎试验法具有定性和定量检测的能力,并且按试验方法还可细分为动态浊度法、终点浊度法、动态显色法和终点显色法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使得鲎试剂检测方法成为目前细菌内毒素检测的主流技术。
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经历了从家兔检测法到GC/MS检测方法再到鲎试剂检测方法的演变。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药工业的发展,鲎试剂检测方法因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定量检测的能力而逐渐成为主流技术。然而,对于特定领域和科研需求,GC/MS等方法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产品推荐





底部联系方式信息(左)
400-687-1881
公司电话:010-87875910
投诉热线:400-687-1881转8031
紧急联系:13520563960
公司邮箱:info@bio-life.cn
公司官网:www.acciusa.cn www.bio-life.cn
公司地址: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国药谷CBP)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