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小觑的脂多糖:细菌抵抗血清杀伤的“功臣”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细菌内毒素
- 来源:细菌内毒素
- 发布时间:2025-03-04 16:1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脂多糖在细菌的生存和进化过程中扮演着多面手的角色。它不仅维护着细菌外膜的结构和功能,还通过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复杂互动,以及在抵御血清杀伤等方面的作用,为细菌在宿主环境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不容小觑的脂多糖:细菌抵抗血清杀伤的“功臣”
【概要描述】脂多糖在细菌的生存和进化过程中扮演着多面手的角色。它不仅维护着细菌外膜的结构和功能,还通过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复杂互动,以及在抵御血清杀伤等方面的作用,为细菌在宿主环境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细菌内毒素
- 来源:细菌内毒素
- 发布时间:2025-03-04 16:10
- 访问量:
在微生物的世界里,细菌为了在复杂多变的宿主环境中生存繁衍,进化出了一系列精妙的自我保护机制,其中脂多糖(LPS)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宛如一层坚固且隐形的护盾,守护着细菌的生存环境与生命活动。
革兰阴性菌(GNB)的外膜犹如一道屏障,正常情况下对疏水性分子的通透性极低,这极大地维持了细菌内环境的稳定性。就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防御系统,将外界可能有害的因素拒之门外。然而,当用EDTA处理细菌时,这种精妙的防御平衡被打破。EDTA会螯合钙离子,导致外膜中脂多糖分子的横向作用减弱,原本稳定结构中的脂多糖分子从细胞壁中释放出来。这一变化带来了连锁反应,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层失去了脂多糖的保护,更容易受到溶菌酶的消化分解。同时,外膜对许多疏水性试剂,如染料和去污剂的通透性显著增高。粗糙型菌株Rd1、Rd2、Re突变株对疏水性分子通透性增高的现象,更加有力地证实了脂多糖分子对外膜的保护性作用。这表明脂多糖在稳定外膜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细菌应对外界威胁的重要防线之一。
脂多糖作为革兰阴性菌的模式识别分子,与宿主的天然免疫反应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场复杂的“攻防战”。宿主免疫系统中的一些分子,如CD14、TLR4等,能够识别脂多糖这一结构。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识别机制是宿主清除细菌、保护自身的一种手段。然而,细菌也不会坐以待毙。GNB能够发生某些改变,而宿主的受体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双方都在不断进化,试图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占据上风。虽然都在针对共同性结构进行变化,但细菌始终难以完全逃脱宿主的应答,这种相互博弈的关系维持着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微妙的平衡。
深入研究发现,目前尚未分离到核心糖脂部分,即KDO脂质A缺陷的菌株。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脂质AKDO在细菌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它很可能参与了细菌众多关键的生理过程,是细菌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石”。
而在细菌的细胞壁上,O抗原特异性多糖链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具有亲水性和带负电荷的特性,这就像为细菌穿上了一件“防弹衣”,能够有效保护细菌抵抗吞噬细胞的调理吞噬作用。吞噬细胞在清除细菌的过程中,往往依赖于对细菌表面分子的识别和黏附,而O抗原特异性多糖链的特性干扰了这一过程,使得细菌能够巧妙地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此外,O抗原特异性多糖链还具有高度变异性。这种变异性使得细菌能够不断调整自身表面结构,让宿主体内已存在的抗体和消化酶难以识别和发挥作用,从而保护自身免受清除反应。
具有光滑型脂多糖(即O抗原多糖链完整或较长的脂多糖分子)的菌株,更是拥有对抗血清杀伤的强大能力。长长的O抗原多糖链如同在细菌外膜表面设置了一道“屏障”,产生了空间位阻效应。当补体复合物试图攻击黏附在细胞壁的疏水性外膜时,这一空间位阻阻止了补体复合物的靠近,避免了细菌遭受补体的损害。这使得细菌在面对宿主血清中的免疫物质时,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和生存能力。
脂多糖在细菌的生存和进化过程中扮演着多面手的角色。它不仅维护着细菌外膜的结构和功能,还通过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复杂互动,以及在抵御血清杀伤等方面的作用,为细菌在宿主环境中赢得了一席之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望更全面地了解脂多糖的奥秘,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关系,也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和防治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产品推荐





底部联系方式信息(左)
400-687-1881
公司电话:010-87875910
投诉热线:400-687-1881转8031
紧急联系:13520563960
公司邮箱:info@bio-life.cn
公司官网:www.acciusa.cn www.bio-life.cn
公司地址: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国药谷CBP)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