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4:炎症与免疫调节中的关键分子及其在疾病中的动态变化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细菌内毒素
- 来源:细菌内毒素
- 发布时间:2025-03-19 16:0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CD14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最初由TODD于1981年鉴定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膜表面分子(mCD14),其作为脂多糖(LPS)受体在识别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中起核心作用。后续研究发现,可溶性CD14(sCD14)可通过蛋白酶切割或单核细胞主动分泌进入体液,参与全身炎症反应。CD14不仅是感染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其表达和功能异常还与多种非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使其成为研究炎症机制的关键靶点。
CD14:炎症与免疫调节中的关键分子及其在疾病中的动态变化
【概要描述】CD14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最初由TODD于1981年鉴定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膜表面分子(mCD14),其作为脂多糖(LPS)受体在识别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中起核心作用。后续研究发现,可溶性CD14(sCD14)可通过蛋白酶切割或单核细胞主动分泌进入体液,参与全身炎症反应。CD14不仅是感染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其表达和功能异常还与多种非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使其成为研究炎症机制的关键靶点。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细菌内毒素
- 来源:细菌内毒素
- 发布时间:2025-03-19 16:02
- 访问量:
CD14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最初由TODD于1981年鉴定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膜表面分子(mCD14),其作为脂多糖(LPS)受体在识别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中起核心作用。后续研究发现,可溶性CD14(sCD14)可通过蛋白酶切割或单核细胞主动分泌进入体液,参与全身炎症反应。CD14不仅是感染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其表达和功能异常还与多种非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使其成为研究炎症机制的关键靶点。
一、CD14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模式
(一)败血症与脓毒症
血浆sCD14水平显著升高,但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mCD14表达下调,这种“受体脱落”现象可能反映单核细胞过度活化或功能耗竭。
高sCD14浓度与多器官功能障碍及病死率正相关,提示其作为预后指标的潜力。
(二)慢性感染与寄生虫病
在活动性结核、疟疾及HIV感染中,sCD14持续升高,可能由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持续刺激或免疫激活导致。
结核患者肺泡巨噬细胞mCD14上调,可能与肉芽肿形成中的炎症调控有关。
(三)急性肺部炎症
支气管肺炎、ARDS患者支气管灌洗液中sCD14浓度升高,但外周血CD14水平降低,反映局部炎症灶中单核细胞募集与激活。
二、非感染性疾病中的CD14异常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单核细胞CD14表达增强,且滑膜液中sCD14水平升高,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促进关节炎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sCD14升高与疾病活动度(如抗dsDNA抗体滴度)呈正相关,提示其参与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组织损伤。
(二)慢性炎症与代谢相关疾病
银屑病、异位性皮炎患者血浆sCD14升高,可能与皮肤屏障破坏后微生物产物易位引发的慢性低度炎症有关。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sCD14升高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相关,提示肠道微生态失衡与肝病进展的关联。
(三)心血管疾病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sCD14水平升高,可能反映心脏负荷增加导致的炎症激活;CD14+单核细胞亚群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浸润,提示其参与血管炎症及斑块不稳定性。
三、CD14+单核细胞亚群的病理生理作用
CD14+/CD16+亚群:在败血症、结核病及尿毒症中显著扩增,此类“促炎型”单核细胞通过分泌TNF-α、IL-6等细胞因子放大炎症反应,其比例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组织募集特性:CD14+单核细胞向小肠黏膜的迁移是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病理特征,局部产生的IL-1β、IL-23等介质驱动肠道炎症。
四、治疗干预对CD14表达的影响
(一)抗炎药物
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NF-κB信号降低mCD14表达和sCD14释放,同时减少CD14+/CD16+亚群比例,但其长期使用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新生霉素等抗生素可通过下调mCD14表达间接抑制LPS信号传导,为脓毒症辅助治疗提供新思路。
(二)靶向干预前景
抗CD14单抗(如IC14)在动物模型中显示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但需进一步评估其临床安全性。
调节肠道微生态(如益生菌)可能通过减少内毒素负荷间接降低sCD14水平,为慢性炎症疾病提供辅助治疗策略。
五、未来研究方向
机制深化:解析CD14在特定疾病中的信号通路(如TLR4依赖性/非依赖性途径)及其与表观遗传调控的关联。
转化应用:开发sCD14作为脓毒症早期预警或自身免疫病活动度监测的生物标志物;探索CD14+单核细胞亚群作为细胞疗法的靶点。
跨领域研究:结合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CD14+细胞异质性,揭示其在肿瘤相关炎症或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潜在角色。
六、结论
CD14作为连接感染与非感染炎症的桥梁分子,其表达模式在疾病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干预中具有重要价值。未来研究需整合多组学数据与临床队列,进一步阐明CD14在复杂疾病网络中的动态调控机制,为精准医学提供新的切入点。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产品推荐





底部联系方式信息(左)
400-687-1881
公司电话:010-87875910
投诉热线:400-687-1881转8031
紧急联系:13520563960
公司邮箱:info@bio-life.cn
公司官网:www.acciusa.cn www.bio-life.cn
公司地址: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国药谷CBP)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