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复杂结构、成分特征及内毒素效应研究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细菌内毒素
- 来源:细菌内毒素
- 发布时间:2025-04-10 15:2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所有细菌表面均覆盖着细胞壁这一重要结构,其主要成分为肽聚糖(peptidoglycan)。这种独特的生物大分子不仅赋予细胞壁机械强度,还承担着保护细菌免受渗透压破坏的关键功能。值得注意的是,革兰氏阴性菌在肽聚糖层外侧还进化出特殊的"单位膜"结构——外膜(outer membrane),其中封存着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内毒素。
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复杂结构、成分特征及内毒素效应研究
【概要描述】所有细菌表面均覆盖着细胞壁这一重要结构,其主要成分为肽聚糖(peptidoglycan)。这种独特的生物大分子不仅赋予细胞壁机械强度,还承担着保护细菌免受渗透压破坏的关键功能。值得注意的是,革兰氏阴性菌在肽聚糖层外侧还进化出特殊的"单位膜"结构——外膜(outer membrane),其中封存着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内毒素。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细菌内毒素
- 来源:细菌内毒素
- 发布时间:2025-04-10 15:21
- 访问量:
一、细菌细胞壁与外膜的基本结构
所有细菌表面均覆盖着细胞壁这一重要结构,其主要成分为肽聚糖(peptidoglycan)。这种独特的生物大分子不仅赋予细胞壁机械强度,还承担着保护细菌免受渗透压破坏的关键功能。值得注意的是,革兰氏阴性菌在肽聚糖层外侧还进化出特殊的"单位膜"结构——外膜(outer membrane),其中封存着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内毒素。
二、外膜的主要化学成分解析
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完整提取外膜结构,其组成呈现显著特征:
磷脂组分:以磷脂酰乙醇胺为主,但某些野生型菌株(如鼠伤寒沙门氏菌)含量极低,甚至不足以构成单层膜结构
蛋白质成分:总量占比高达50-70%,但种类仅约50种,明显少于细胞膜
特征性成分LPS:每个菌细胞含约2.5×10^6个LPS分子,全部定位于外膜外叶,占据总表面积45%
三、不同菌株外膜组成的差异性
不同种属细菌的外膜组成存在显著差异:
粗糙型突变株(R型):磷脂含量异常升高,蛋白质比例显著降低
光滑型菌株(S型):维持典型LPS含量(约2.5×10^6分子/细胞)
特殊变异株:部分菌株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实现外膜成分的动态平衡
四、外膜的结构稳定性机制
外膜通过两种关键机制维持结构完整性:
共价交联系统:特定膜蛋白与肽聚糖层形成共价连接,增强整体机械强度
分子排列优化:LPS分子在外叶的密集排列形成致密屏障,有效阻止有害物质渗透
五、内毒素的生物学意义
LPS作为革兰氏阴性菌的标志性成分,具有双重特性:
结构功能:参与外膜稳定性维持和抗原特异性决定
病理效应:作为典型内毒素,可引发宿主强烈免疫反应,严重时导致感染性休克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产品推荐





底部联系方式信息(左)
400-687-1881
公司电话:010-87875910
投诉热线:400-687-1881转8031
紧急联系:13520563960
公司邮箱:info@bio-life.cn
公司官网:www.acciusa.cn www.bio-life.cn
公司地址: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国药谷CBP)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