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CD18与内毒素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2-06 15:4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CD18也是与脂多糖有亲和力的受体,主要在白细胞上表达,与内毒素相关的整联蛋白家族成员α链和CD18(β2)组成异源性受体分子,可替代CD14与内毒素结合的生物学效应。CD18家族能够结合细菌外膜上和游离的脂多糖,参与宿主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受体CD18与内毒素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
【概要描述】CD18也是与脂多糖有亲和力的受体,主要在白细胞上表达,与内毒素相关的整联蛋白家族成员α链和CD18(β2)组成异源性受体分子,可替代CD14与内毒素结合的生物学效应。CD18家族能够结合细菌外膜上和游离的脂多糖,参与宿主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2-06 15:43
- 访问量:
整联蛋白是由α、β两个亚单位组成的异源性二聚体,属于Ⅰ型跨膜糖蛋白(即C端位于胞液面,N端位于细胞外的一次跨膜结构),其中含有一段疏水性的、穿越磷脂双层的肽链,通过一种对金属离子具有依赖性的相互反应进行许多细胞外配体的识别,其中也包括脂多糖。
PU.1为转录因子的ets家族成员,在B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表达,识别DNA特定的序列并结合到DNA上,在转录水平上调节着基因表达。当然,该基因的调控元件序列必须含有PU.1结合位点。β2无一例外地均表达在淋巴细胞和髓性细胞中。在髓性细胞分化中,CD18 mRNA表达显著增加,这是由于CD18转录上升所致。CD18启动子中含有2个PU.1结合的位点,这些位点发生突变会显著降低CD18启动子的活性,造成相应PU.1结合的下降。因此,CD18启动子要同PU.1转录因子结合才可促使髓性分子的表达。
人类αL(相对分子质量为177000),αM(相对分子质量为165000),αX(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0)及αD(相对分子质量为160000)基因成簇地分布在16号染色体上,αM、αX、αD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60%~66%,它们与αL的同源性为35%。
Wright等证实,CD18也是与脂多糖有亲和力的受体,主要在白细胞上表达,与内毒素相关的整联蛋白家族成员α链和CD18(β2)组成异源性受体分子(图4-1),可替代CD14与内毒素结合的生物学效应。CD18家族能够结合细菌外膜上和游离的脂多糖,参与宿主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产品推荐
底部联系方式信息(左)
400-687-1881
公司电话:010-87875910
投诉热线:400-687-1881转8031
紧急联系:13520563960
公司邮箱:info@bio-life.cn
公司官网:www.acciusa.cn www.bio-life.cn
公司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
医药产业基地华佗路50号院18幢(中国药谷CBP)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