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内毒素休克的几种因素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8-22 13:5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毒素休克及内毒素血症时均可发现有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浓度的升高。这两种介质释放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通过内毒素激活巨噬细胞使其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实现的。NO与ET之间互相影响,相互刺激,但又相互抑制。正常情况下,血管保持一种轻度舒张状态,这主要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内持续产生并释放少量的NO,对血管平滑肌产生一种低度扩张作用所致。局部NO的增加有利于局部组织的微循环畅通,但全身的NO浓度增加,则能使全身血管扩张并引起低血压。
参与内毒素休克的几种因素
【概要描述】毒素休克及内毒素血症时均可发现有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浓度的升高。这两种介质释放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通过内毒素激活巨噬细胞使其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实现的。NO与ET之间互相影响,相互刺激,但又相互抑制。正常情况下,血管保持一种轻度舒张状态,这主要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内持续产生并释放少量的NO,对血管平滑肌产生一种低度扩张作用所致。局部NO的增加有利于局部组织的微循环畅通,但全身的NO浓度增加,则能使全身血管扩张并引起低血压。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8-22 13:59
- 访问量:
一、补体
补体系统由20多种血清蛋白组成,细菌及其产物(内毒素)是补体激活的一个重要因素。补体的作用一般限于局部,但一旦全身补体激活,则可影响整个机体。补体的激活有利于各种细胞清除外来致病原,但激活过程中的液相产物在炎症反应中也起着重要作用。C4、C3和C5被稀释后所产生的液相因子均是过敏毒素,能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并引起平滑肌收缩及血管通透性增高。C5a具有明显的化学趋化作用,能吸引中性粒细胞间及与内皮细胞间的互相粘连,造成白细胞聚集栓塞。C3裂解过程中可能还产生C3e独立片段,能刺激和释放中性粒细胞,使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激活后能产生大量自由基并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进一步诱发微循环障碍及DIC形成。
二、一氧化氮与内皮素
内毒素休克及内毒素血症时均可发现有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浓度的升高。这两种介质释放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通过内毒素激活巨噬细胞使其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实现的。NO与ET之间互相影响,相互刺激,但又相互抑制。正常情况下,血管保持一种轻度舒张状态,这主要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内持续产生并释放少量的NO,对血管平滑肌产生一种低度扩张作用所致。局部NO的增加有利于局部组织的微循环畅通,但全身的NO浓度增加,则能使全身血管扩张并引起低血压。败血症休克时常发现NO升高,用各种NOS 抑制剂治疗均会在短期内使血压上升,但对生存率无影响。除对血管平滑肌作用外,NO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抑制白细胞黏附及内皮素产生,调节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活性以及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等,对改善微循环有利。但NO在内毒素休克中担任何种角色目前尚不清楚。
内毒素刺激时能使体内ET水平升高,其他刺激如缺氧﹑凝血酶、IL-1、血管升压素、AT-Ⅱ也可使ET分泌增多。ET可明显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表23-1),给动物注入ET-1后,首先引起一个短暂的低血压反应,继之则血压持续升高。ET-1在体外是巨噬细胞的有力刺激因素,但ET-1却不能激活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肥大细胞。在体外,ET-1可引起血小板聚集,而在体内却须通过引起内皮细胞释放PGI2而抗血小板聚集.ET-1能增加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力压和肺血管通透性,从而引起肺水肿。
三、其他
肥大细胞及其释放的炎症介质、血小板激活因子、心肌抑制因子、氧自由基、神经肽等各种蛋白水解诱发因子等,在内毒素休克中起积极作用,并参与休克及细胞损害的形成。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产品推荐





底部联系方式信息(左)
400-687-1881
公司电话:010-87875910
投诉热线:400-687-1881转8031
紧急联系:13520563960
公司邮箱:info@bio-life.cn
公司官网:www.acciusa.cn www.bio-life.cn
公司地址: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国药谷CBP)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