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试验法——用荧光测定检测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方法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8-12 10:2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将荧光母素(fluorescamine)加入鲎试剂中,可使参与凝胶反应的蛋白分子被荧光素标记上。在形成凝胶的过程中,由于蛋白分子产生聚合结构变化,结合于蛋白的荧光素因部分蛋白随水分子运动而同时发生旋转,导致荧光偏光度发生变化。
鲎试验法——用荧光测定检测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方法
【概要描述】将荧光母素(fluorescamine)加入鲎试剂中,可使参与凝胶反应的蛋白分子被荧光素标记上。在形成凝胶的过程中,由于蛋白分子产生聚合结构变化,结合于蛋白的荧光素因部分蛋白随水分子运动而同时发生旋转,导致荧光偏光度发生变化。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8-12 10:22
- 访问量:
将荧光母素(fluorescamine)加入鲎试剂中,可使参与凝胶反应的蛋白分子被荧光素标记上。在形成凝胶的过程中,由于蛋白分子产生聚合结构变化,结合于蛋白的荧光素因部分蛋白随水分子运动而同时发生旋转,导致荧光偏光度发生变化。令荧光偏光度为P,垂直荧光强度为I1,水平荧光强度为I2,则可见Р值由于凝胶化而增加,其值可按下式求得如下图:
Р值与标本中内毒素的含量呈线性关系。
实验时所用的荧光母素浓度常为0.02%。因为荧光母素浓度在0.05%以上时,聚合反应有明显的抑制,0.025%有轻微的抑制作用。
鲎试剂凝胶化,可以使P值增大,其反应潜伏期的长短与P值增大的程度取决于内毒素的浓度。当内毒素在10-2μg/ml时,5分钟内P值开始增大,而10-3μg /ml时,则在30分钟仍看不出P值的增大,当内毒素<10-3μg /ml时,浓度越小潜伏期越长。从而形成了P值上升的图像,据此可求出回归直线方程。
设倾斜度为b,潜伏期为t ,计算b/t值。如按不同浓度的标准内毒素计算结果绘成曲线,可见内毒素在10-8~10-3μg /ml范围内呈上升型直线,其相关系数为0.9804,方程式为:
Y = 0.0207 + 0.0797x
(R = 0.9804)
根据标准曲线,即可求出被检标本中内毒素的含量。
本试验的操作均在0℃进行,测定时则在25℃进行。应观察60分钟内反应的全过程,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
免责声明:
本文节选自:《内毒素的检测与鲎实验(二)》,文章作者:余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产品推荐





底部联系方式信息(左)
400-687-1881
公司电话:010-87875910
公司邮箱:info@bio-life.cn
公司官网:www.acciusa.cn www.bio-life.cn
公司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
医药产业基地华佗路50号院18幢(中国药谷CBP)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手机网站
科德角国际生物医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用中国
京ICP备2021012680号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6039号
细菌内毒素检测 内毒素检测仪 鲎试剂 重组鲎试剂 显色法鲎试剂 浊度法鲎试剂 凝胶法鲎试剂 快速凝胶法检测试剂盒 内毒素工作标准品 内毒素指示剂 葡聚糖检测试剂盒